法鼓山的禅法,继承了临济、曹洞两大法脉的合流,整合了印度及汉传诸宗之同异点,并且参考现今流行于韩国、日本、越南的禅法,乃至南传内观法门、藏传的次第修法,重新整理汉传佛教的传统禅法之后的再出发。因为是在承袭传统禅法之外又有创新,所以圣严法师重新创立「中华禅法鼓宗」。
中华禅法鼓宗的渊源
「中华禅」指的是我们的传承。传承的是中华民族,也就是华人的禅修。华人的禅修,从古以来虽然有很多的变化,有所谓的五家七宗,或者更多的宗派,可是在发展变化之中,不会放弃释迦牟尼佛的根本原则,那便是《缘起经》以及《稻芊经》等所讲的:「见缘起即见法,见法即见佛。」
我的法脉是传承于中国禅宗的两个系统,一个是曹洞宗,一个是临济宗。我在台湾、美国以及世界各国,主要宣扬、介绍或指导的,都离不开这两个系统。
这两个系统是属于中华民族,并且是汉传佛教里最主流的,那就是禅佛教。而在禅佛教的众多宗派中,主流且持续到现在,以及流传到日本、越南的,不外这两宗。而传到西方的,虽然主要是日本、韩国的禅宗,但它们也还是来自于中国,只是因各自民族性、文化背景的影响,而有些许不同。
我除了传承这两个系统,同时也参考日本、韩国、越南的禅法,乃至于西藏的次第修法、南传内观法门,是重新整理汉传佛教的传统禅法之后的再出发。因为是在承袭传统禅法之外,又有创新,所以重新立宗,名为法鼓宗。
中华禅法鼓宗的特色
其实中华禅法鼓宗并非我独创,我是整合了过去的汉传禅佛教,不仅保留了十八、十九世纪中国禅宗寺院好的部分,对于隋唐到宋的禅宗的优点也全部加以吸收、消化,而为法鼓宗所用。因此我们成立「中华禅法鼓宗」,是有历史性,具有汉传佛教的特色。
那么汉传佛教的特色是什么?汉传佛教的特色就是能够包容异民族、异文化的优点;而在适应时代、环境以及不同地区文化的同时,自己的主体思想、修行方法都不会改变。这就是汉传佛教的特色,也是禅宗的特色,因此称为「中华禅法鼓宗」。
另一方面,我们是配合当地人的需求来运用禅法、教授禅法,因此在台湾,便形成了台湾的禅佛教,如果是到了美国、英国或其他西方国家,也会呈现西方人的禅佛教。虽然在内容、方法上作了一些调整,但是不会违背中华禅法鼓宗的原则。如果违背了,那就不是佛教。因此,中华禅法鼓宗很有弹性,但是又有原则性。
我们是传承印度佛教,立足于中华禅佛教,参考、吸收现在世界各大系佛教的所长,可谓汇聚众流,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含融性与消融性。
因此我们不会排斥任何一系、任何一派,对于他们的短处也不会批评,因为所谓短处,其实是因当时、当地的特色而产生,与我们不相应。但是我们必须能够适应自己的时代环境,这就是「中华禅法鼓宗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