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萨怎么讲?

菩萨,这也是梵文的音译,并且是简译,全译是「菩提薩埵」。它的意思,菩提早觉,薩埵是有情,菩萨,便是觉有情。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物,那也就是动物。薩埵是觉悟的有情,并且也能觉悟一切众生的痛苦,同情一切众生的痛苦,进而解救一切众生的痛苦。所以,通俗都将乐善好施及扶困济恶的人,称为「菩萨心肠」。

菩萨的本义,和民间的观念不大相同,菩萨是信佛学佛之后发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。所以,泥塑木雕的土地城隍牛鬼蛇神,绝对不能称为菩萨。

菩萨是众生成佛的必经身份,众生要成佛,必须先发大愿心,最主要的有四条,称为四宏誓愿:「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们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」可见,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菩萨,并不容易。

不过,从最初的发心发愿,直到成佛为止,都可称为菩萨,所以有凡夫菩萨与贤圣菩萨的不同。通常在佛经中所说的菩萨,都是指圣位菩萨,菩萨共分五十二个阶位,只有十二个阶位是圣人,那就是从初地到十地,加上等觉、妙觉。其实,妙觉菩萨就是佛,等觉菩萨是即将成佛的大菩萨。中国人最熟悉的观世音、大势至、文殊、普贤、弥勒、地藏等,便是等觉位的大菩萨。

原文:

《正信的佛教》 -- 圣严法师 着

请注意:

以上引用的内容,可能跟最新发行的版本(2015)中找到的文本略有不同。 | 2015 版 ISBN : 9789575986872

SOURCE:

Orthodox Chinese Buddhism: A Contemporary Chan Master's Answers to Common Questions. (2007)
by Master Sheng Yen | Translated by Douglas Gildow and Otto Chang. | ISBN 978-1-55643-657-4

ADDITIONAL NOTES ON SOURCE:

Lists of errata, suggested changes and comments by Douglas Gildow